home
wechat
video
phone
同期隆重推出
距 SNEC 2024 EXPO 开幕 xx

逛完史上最大SNEC,我们得出4大结论

5月26日,第十六届SNEC在上海顺利闭幕,此次大会共有3100多家企业参加,全球95个国家、50多万观众莅临现场,各企业争奇斗艳,新品吸人眼球。

 

企业和光伏产业可谓共生共荣,人面桃花相映红。

 

不过,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目标虽然清晰,但光伏行业阶段性过剩的风险仍在。大会期间,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信号:未来两三年,一半的光伏企业会被淘汰出局。

 

在技术迭代加速、新入局者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强者恒强、剩者为王”是本次“SNEC2023”透出的更为明显的行业趋势。

 

 

N型Topcon独领风骚

 

随着PERC电池日渐接近转换效率的极限,光伏电池技术走到了十字路口。未来是选择易于转型的Topcon、还是产线更短的HJT、亦或是效率更高的钙钛矿?

 

本次SNEC为观察现阶段光伏技术变迁提供了绝佳的观景台。笔者以65家光伏组件企业为分析样本,统计了各家企业的组件类型。

从图表数据来看,Topcon电池组件无疑是本次大会的优胜者,包括隆基、通威、晶科在内大约六分之五的企业均发布了自家的N型Topcon光伏组件。

 

推出HJT组件的企业数量第二多,主要包括华晟、金刚光伏、名扬朱雀等企业。

 

此外,也几家企业推出钙钛矿电池以及基于IBC技术的新型电池,数量较少。

 

Toncon与HJT之争目前似乎告一段落。

 

这与之前行业内各类型电池的产能分布情况一致。据Infolink统计,23年底TOPCon名义产能将有望达到477GW,意味着23年底TOPCon电池产能规模将与存量的PERC电池产能相当。

 

截至2023年2月新增的产能规划中,超过77%的新增产能选择TOPCon技术。而HJT电池的产能增长则刚刚开始,23年HJT的落地产能和组件产品出货将突破50GW和10GW。两者相差较大。

 

产能过剩引发价格战

 

大会期间,记者通过走访询价发现,大部分企业给出的P型电池组件单W价格在1.6元左右,N型价格在1.7元左右,符合市场行情。但也有小厂家给出了P型1.4元的超低价。

 

根据目前的硅料和电池片成本测算,1.4元无疑是在赔本赚吆喝。也有组件企业表示,价格还可以根据买方的需求量继续往下谈。

 

产能过剩是引发价格战的直接原因。据集邦咨询预测,2023全年硅料产出约134万吨,同比增幅高达56.29%,可支撑超过500GW的组件产出,较2023年330-350GW的装机预测明显剩。

 

InfoLink预估全球组件需求将成长21.6%至338GW。按照目前各企业的扩产计划,整体供应链在2023年都将处于产能过剩的情形。从各组件龙头企业的产能情况来看,一线厂家的产能就足以满足2023年全球的组件装机需求。

隆基、通威等龙头企业的垂直一体化布局以及海外扩产也将大幅压缩二三线组件厂家的生存空间。在市场淡季时小企业的组件卖给谁去?这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展会上出现1.4元报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今年四月份,光伏组件价格战已经有了苗头,据媒体报道,4月6日,中石油8GW光伏组件集采开标,共47家企业参与投标,22家企业参与全部标包投标,3个标包的最低价1.57元均由润阳股份报出,而参与企业报出的均价是1.68元。

 

润阳股份原为电池制造企业,近年才由电池转向一体化。公司目前组件产能14GW,今年还将会新投产7GW组件产能。大会期间记者前往润阳展区询价,工作人员指出,公司对价格比较谨慎和敏感,真实价格将通过发送询价书的方式获得。

 

价格战对于小企业来说是极为惨烈的淘汰赛,根据安信证券测算,硅片+电池片+组件一体化的单瓦毛利相较于电池片+组件一体化和组件专业化分别高出43%和118%。

 

这或许可以解释,无论是硅片巨头通威股份、协鑫集团还是光伏组件巨头隆基绿能、天合光能等都积极布局垂直一体化,他们可以主动发动价格战争夺市场份额,或者价格战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冲击力。

 

产能扩张的无序和失控会带来恶性竞争,如果再叠加地缘政治风险,企业之间相互倾轧、以邻为壑的恶景就会出现。

 

 

风电跨界者助力零碳数字化转型

 

户用、工商业等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是本次展会的重点之一。中国正在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光伏的高效运转、零碳运行是关键。因此需要一套智慧运营系统赋能发电主体,加速其低碳数字化转型,打造零碳园区。远景和金风科技都给出了各自的零碳方案。

 

远景展出了EnOS™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该系统了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致力于将行业知识转化为高效便捷的工具和可复用的模型,实现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高度耦合,连接源网荷储,做到与电网、负荷、光伏电站、风场、风机瞬态特征相匹配,最终打造智慧城市、智慧楼宇、智慧电网,实现零碳目标。

 

金风科技展出了“可视化智慧园区能碳平台”,该平台为金风科技自主研发,具备能耗管控、能源管理、绿碳交易三大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碳管理;利用算法管控用能动态,降低碳排;同时能够帮助用户开展绿电、绿证/CCER等碳交易。多维渠道帮助用户实现碳中和。

 

金风科技双碳能源服务事业部高级工程师王旭向记者介绍,该平台可用无人机实时监测园区内的光伏、风电设备,通过实时传输数据进行故障检测和风险预警,极大的解放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发电园区的用能效率。

 

王旭认为,该平台最为核心的是“数据分析”能力,这说明未来的能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效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是让发电主体实现零碳转型的关键。

 

 

储能区新品不断

 

2023年,储能行业依旧延续去年的火爆势头,各家之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新品在此次大会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320AH以上的大容量成为储能电池的主流。

 

比亚迪展出两款魔方储能系统,高容量版本350Ah(0.5C)、403Ah(0.25C),低容量版本为133Ah(0.5C)、147Ah(0.25C)。

 

该系统搭载通过“针刺实验”的刀片电池,采用CTS技术,无模组、无PACK、直接集成到系统,可降低约36%的零部件数量,提升约98%的空间利用率,加大约30%的结构强度。同时,其可通过灵活组合,适用于工商业储能、电站级储能等应用场景。一月份已有订单交付。

 

瑞浦兰钧本次发布了两款大容量“问顶”储能系列电芯:320Ah|400WH/L和340Ah|430WH/L,预计将于2023年Q3、Q4正式开售。

 

蜂巢能源发布了“短刀叠片”L500型325Ah、L600型124Ah和168Ah三款储能专用电芯,分别应用于工商业/电力、工商业和户用储能三个领域。325Ah储能专用电芯将于下半年实现量产交付。

 

“未来3-4年,像今年SNEC一样的光伏大聚会盛况可能很难被超越了。”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说道。市场繁荣的背后暗流涌动,产能之争、技术之变、价格之战,光伏行业早已走过那个只砸钱就能赚钱的蛮荒时代,又一轮洗牌期即将来临。

 

未来光伏这朵桃花依旧在,不知谁人笑春风?